很多朋友分不清接骨草(又叫小接骨丹、陆英、地马桑)和接骨木(又叫大接骨丹、白马桑),甚至认为是同一种植物。今天,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认识和体会,说说这两种植物的特点和区别。接骨草和接骨木都是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农村山林中,也有少量栽培。两种植物的显著特点,一是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忍冬科的其他植物都是单叶类型);二是花冠裂片辐射状,其他的植物多数为二唇形;三是果实为浆果状的核果。那么如何区别接骨草和接骨木呢?
一,性状不同
接骨草是一种大型草本,有的书上写有半灌木状的,但我见到的都是大草本,高能达到二公尺左右;茎干上通常有条棱,但无明显皮孔;茎干中心的髓心是白色的。
接骨木是一种木本植物,高约五公尺左右;小枝绿色有明显圆形白斑(皮孔),老枝红褐色,表面有椭圆形的白斑(皮孔),但无棱角;枝干中心的髓心是红褐色的。
二,叶子不同
接骨草的叶子是羽状复叶有小叶片五到九片,叶柄基部通常有大型叶片一样的托叶;小叶子比较窄,窄卵形或披针形,长六到十三公分,宽二到三公分,先端渐尖,叶片基部圆形对称,叶边缘锯齿较大,偶尔叶边缘中部以下的锯齿尖有腺体(圆疙瘩)。
接骨木的叶子为羽状复叶有小叶三到十一片,叶柄基部托叶不明显或无;小叶子稍宽,卵圆形,长五到十二公分,宽二到七公分,先端通常尾尖,基部多不对称(一边多一边少),边缘锯齿细尖,叶片搓揉碎后有臭味道。
三,花不同
接骨草开花稍晚,先长叶后开花,大型复伞房状花序生枝顶,花序柄分叉多,斜上伸展,花朵比较疏松,花序外形为横向扁圆形;花蕾绿色,一边情况下,花序内有不孕花变成黄色杯子状的腺体,花冠白色,花柱非常短甚至几乎没有,花药黄色或紫色。
接骨木开花较早,在早春开花与长叶同时,圆锥状花序生长枝顶,花序柄分叉成九十度,花朵小密集,花序外形为圆锥形;花蕾粉红色,开花后花冠为白色或浅黄色,花柱短,花药黄色。
四,果实不同
接骨草的果实是浆果状核果,圆球形,较小,直径约三公分左右,红色,表面发亮,里面有二到三个硬核,核表面有瘤状凸起物。
接骨木的果实稍大,直径为三到五公分,比接骨草的果要大一些,红色,个别是蓝黑色的,里面核的表面稍有皱纹。
五,生长范围不同
接骨草在我国分布在北起甘肃陕西、南达广东、东到福建、西至云南的区域内,常生长在海拔公尺以下的林下、河沟边、草丛中,湿润地方最多,生长也茂密旺盛。
接骨木在我国分布在北起黑龙江吉林、南达广东广西、细至云南、东到福建的区域内,多生长在海拔到1公尺的山坡稀疏林下或灌木丛内,大多散生在山的中下部灌木林中。
接骨木分布比接骨草要广泛,也靠北一些,但垂直分布比接骨草低,生长的小地形多在山坡上,而接骨草多在河沟旁低处湿润处。
看了以上这五个方面之后,你知道该怎么区别接骨草和接骨木了吧?
延伸知识
接骨草的根和叶在农村常入药,有舒筋活血、消肿散瘀、止痛的作用,在中医中常用,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疼等病。
接骨木的枝皮、根皮和叶入药,有舒筋活血、长骨生肌、镇痛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烫伤烧伤、黄疸等病。
由此可见,接骨草和接骨木,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