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图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华西口腔医学院陈谦明刘锐团队揭示先天免
TUhjnbcbe - 2025/6/29 17:07:00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陈谦明教授团队、刘锐研究员团队在CellMetabolism期刊发表题为“InnateimmuneresponseorchestratesphosphoribosylpyrophosphatesynthetasestosupportDNArepair”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揭示先天免疫信号途径调控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促进DNA修复。陈谦明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刘锐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LeadContact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

先天免疫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维持口腔黏膜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普遍认为,先天免疫信号途径能识别细胞质中的DNA碎片,从而监视DNA损伤,并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降解清除细胞质中的DNA;但对于细胞核中的DNA损伤本身,却“查而不纠”,并不参与调控DNA修复效率。本研究发现,DNA损伤会激活cGAS/STING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以及下游激酶TBK1,进而磷酸化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S1/2,使其发生变构作用,获得高酶活性。活化的PRPS1/2进一步推动核苷酸合成代谢,增加了细胞内脱氧核糖核苷酸浓度,从而提升了DNA修复效率,有利于维持细胞活力。抑制先天免疫信号会增加电离辐射对口腔角质细胞、唾液腺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杀伤作用。本研究报道了一条全新的DNA损伤-响应-修复调控途径,深入阐释了先天免疫与细胞代谢之间的交叉对话机制,并提示先天免疫信号蛋白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S1/2是预防或减轻放射损伤的潜在靶点。

陈谦明教授团队主攻口腔黏膜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推动了“口腔白斑病光动力治疗术”、“口腔黏膜病椅旁数字化图像诊断”等临床新技术的开展,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口腔白斑病新的定义与分期”,起草“口腔白斑病诊疗指南(试行)”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群体研究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科技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卫计委行业重大专项、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纵向资助。

刘锐研究员团队主要从事代谢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Metabolism()、MolecularCell(、)、NatCommun()、IntJOralSci(、)、Autophagy()、CancerRes()等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3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科学技术,,R03)。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西口腔医学院陈谦明刘锐团队揭示先天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