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友水稻秧苗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是什么病害?水稻秧苗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是条纹叶枯病在苗期发病的症状,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田一般发病率在5%左右,减产3%-5%,严重可致减产20%以上。
病害确诊依据
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易感病,3叶期前被侵染,一般形成死苗;分蘖期被侵染,全株显症,个别分蘖枯死。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早稻上一般于分蘖期开始出现,拔节期和齐穗期出现两次速增期,并于穗期达到发病高峰。双季晚稻以拔节期至孕穗期病株率增长最快,齐穗期达发病高峰,早发病株开始枯死。
苗期发病: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不同品种表现不一,糯、粳稻和高杆籼稻心叶黄白、柔软、卷曲下垂,成枯心状,病毒病引起的枯心苗与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无蛀孔、无虫粪,不一拔起。矮杆籼稻品种不枯心,出现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减少,病株提早枯死。
分蘖期发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板,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症。籼稻品种不枯心,糯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病株长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
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
药剂防治要点
种子处理:在种子浸种催芽破胸后,用g/L吡虫啉悬浮剂10毫升+碧护1克兑水-毫升配成母液,倒入2.5-4公斤浸种催芽的种谷内,均匀拌种后晾干播种,也可用70%噻虫嗪10克+碧护1克均匀混合,撒在种子上,拌匀再播种。
秧田期防治:移栽前2-3天用8%宁南霉素水剂50-60毫升/亩+30%噻虫嗪悬浮剂20克/亩,控制灰飞虱虫量,防止病毒;直播田可在茎叶除草时混用8%宁南霉素水剂50-60毫升/亩+30%噻虫嗪悬浮剂20克/亩进行防控。
当田间初见病株时,采用吡蚜酮+宁南霉素或烯啶·吡蚜酮+宁南霉素,治虫控病,切断毒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