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6个月宝宝有这五种症状别当生病,尤其 [复制链接]

1#

婴儿长牙一般是在4-6个月,4个月的宝宝偏少,更多的宝宝可能会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宝宝长牙早晚因人而异,体质不同孩子出牙时间也会不同,但是作为父母面对宝宝出牙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要了解孩子出牙都会有哪些信号,而且这些信号很容易被误读,家长会以为是宝宝生病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了解。

婴儿出牙的这些症状不是病

症状一,流口水,吐泡泡。

宝宝出牙前都会疯狂的流口水,这是因为牙齿的萌出刺激到了口腔内口水的分泌,导致宝宝口水骤然增多,但是孩子吞咽功能还不完善,不会吞口水,只能让口水留下来。

还有一部分宝宝口水流的比较少,但是嘴巴总是会噗噗噗的吹泡泡,其实这也是因为嘴巴口水增加,孩子不喜欢张嘴,口水噗噗噗的就从小嘴里吹了出来。

症状二,出牙期的低烧

有一部分宝宝出牙的阶段会伴随着低烧,这种发烧温度往往不超过38度,而且宝宝精神好,不会出现精神萎靡。仔细去查看宝宝的牙龈,能够看到牙龈红肿,用手去触碰孩子可能会哭闹,而且这种低烧通常是在晚上的时候更频繁,也可能会持续几天,如果父母不好判断,除了量体医院进行检查。不过这种发烧通常都会自行退烧。

症状三,出现睡眠倒退

孩子能吃能睡,突然间开始夜醒频繁,或者早晨起得过早,很多父母都不适应,以为是孩子大运动引起的睡眠倒退,如果是出牙期,同样会引起睡眠倒退。

睡眠倒退的宝宝会有这些表现/p>

夜醒开始频繁,每次醒来都要吃母乳;早晨起床时间提前,睡眠时间严重减少;白天的小睡开始变得不规律,哄睡越来越难。症状四,开始乱咬东西

最明显的当属母乳宝宝的咬乳头。婴儿出牙期都会出现撕扯乳头的现象,吃着母乳就开始拉,扯,拽,妈妈疼得嗷嗷叫,宝宝却完全不管,很多妈妈气的扇孩子屁股,结果打了也没用。

除此以外,所有手上能够够到的东西孩子都习惯性塞到嘴巴里,比如擦嘴巴的毛巾,玩具,甚至衣服。这是因为出牙期的疼痛,如果牙床用力去咬东西可以缓解疼痛。所以婴儿会习惯性去咬嘴巴能够到的任何东西。

症状五,脾气大,烦躁不安

一旦宝宝开始出牙,成人就会发现孩子特别难带,不能够独立的去玩耍,总是喜欢去发脾气,爱尖着嗓子喊叫,喜欢扔玩具喜欢大人抱抱,更加粘人,还容易哭泣。宝宝好像变得很敏感,很难带这其实是出牙的不适引起的性情暂时改变。

出牙期的不适如何缓解

冰敷

冰敷可以消肿,还可以缓解疼痛,冰敷对于成人有用对于出牙期的宝宝同样有用。可以把口水巾冷藏到冰箱里,隔上2-3小时,成人可以用手指缠住毛巾,把手指塞到宝宝长牙的地方,开始进行按摩。

冰有阵痛的作用,还可以消肿,用冰毛巾按摩,可以缓解出牙带来的这种不舒服。

磨牙

一旦发现孩子开始出牙,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好磨牙棒,或者牙胶。婴儿出牙的时候,牙床会出现肿,胀,痒,痛的感觉,利用牙胶或者磨牙棒去磨牙可以释放孩子牙床上的疼痛,如果是装有水的牙胶,也可以冰箱冷藏后拿给孩子去咬,效果更好。

安抚

孩子睡眠倒退,爱发脾气,喜欢哭闹都是出牙期的不适,这些症状都会慢慢过去,家长需要做好安抚工作。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平静的对待孩子的不舒服。如果家长没有耐心焦躁不安,孩子更容易情绪不稳定。

辅食添加可以推后

如果出牙期碰巧碰到了辅食添加,那么这几天可以暂停添加新的食物,只吃已经熟悉的食物就可以。避免混淆辅食的不适和出牙的不适。

宝宝出牙家长有三件事必须做

多晒太阳

如果天气温度刚刚好,尽量保证孩子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最好可以在日照不太强的时候给孩子多晒晒后背和后脑勺,这样做目的是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宝宝出牙要多补钙,其实孩子奶量充足不缺钙,但是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影响钙质的吸收。

及时补充维生素D

不管是母乳宝宝还是奶粉宝宝都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在冬天不能晒太阳的北方,因为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孩子的钙吸收。

清洁

当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要开始做牙齿的清洁工作。因为小婴儿吃奶频繁,如果是奶粉,奶粉中的糖更容易留在牙齿表面,很多宝宝牙齿表面容易出现黑斑,如果不够重视这些黑斑,就会形成龋齿,所以小婴儿一样要刷牙,用手指缠上纱布,保住宝宝进行清洁。

孩子出牙的不适是暂时性的,父母一定要有更多的耐心,才能帮助宝宝轻松度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