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茄子发生叶霉病再也不用害怕了,菜农抓住这 [复制链接]

1#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茄子是常见的作物,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很多人家里都会种植一些。在茄子种植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必不可少,那你知道茄子叶霉病吗?它的症状表现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治?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一、症状表现

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先中、下部发生,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嫩茎。叶片染病,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点和斑块,叶背面病部生出霉层,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紫灰色或灰褐色,霉层十分明显,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抱子。环境条件合适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也可长出霉层。叶柄和茎部发病症状与叶部相同。

二、发生原因

1.气候条件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9℃,最高34℃。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利于孢子形成,也不利于病菌侵染及病斑的发展。

2.栽培管理不当

基肥不足,密度过高,灌水量过大、连续阴雨天气过长等造成环境高湿,通风不良病害严重;结果过多,植株生长衰弱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春季棚室番茄定植后,昼夜温差大利于病害发生;生长中后期肥料不足,导致植株各器官早衰,抗病力降低,病害程度加重。

3.防治方法不当

农户一般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农业防治以预防为主,其无法对病害进行有效治理。而化学防治由于农户掌握使用农药技术的程度不够,使用农药的方法不恰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同时也出现蔬菜农药过多喷洒造成高残留现象。

三、发病时间

叶霉病的病原菌为褐孢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越冬,第2年气候适宜时,染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病菌发育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高于85%时最适宜发病,低于10℃或高于35℃,而且干燥的条件下,发病迟缓或停止扩展。叶霉病多发生在早春茬各类保护地种植的中后期,多是由于气温升高,浇水过多,管理粗放所致。在部分地区尤以早春茬及春露地茬发病最重,多持续发病到当年7月上旬炎热酷暑来临前。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早熟、优质、高产、耐低温和高温,抗病性特强,生长旺盛,分枝力强,结果率高的品种。鹰嘴长茄等长茄品种具有明显的抗、耐病性。

2.加强栽培管理

对田间栽培茄子,应加强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并及时排湿,以形成不利于病菌发展的环境条件。并在茄子叶霉病点片发生时,及早摘除病叶并带出田外销毁。同时,应及时整枝,增加透光性,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硼肥和钙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合理轮作,避免重茬

凡茄子连茬或与茄科蔬菜连续种植的田块发病明显加重。因此,应进行2~3年以上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源。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3天(注意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以免降低种子发芽率),然后用55℃温水浸25分钟,晾干后播种。播种前,种子还可用2%武夷菌素水剂浸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加水~ml,混匀后可拌种3~5kg,包衣后播种。或倍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浸种5~12小时。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倍液、10%世高(恶醚唑)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0倍液、40%新星(福星)乳油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0倍液。每7d喷药1次,连喷2~3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