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bdfys/叶菜类蔬菜与其他蔬菜相比,种类多、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
由于叶类蔬菜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采收期灵活,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分批播种栽培,可达到周年生产与周年供应,受到少农户的喜爱。
种植叶类蔬菜,经常会发生生理性病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防治!
一、低温障碍
1、病害特征
刚萌芽的种子受冻,绝大部分会腐烂。叶片受冻,轻者叶色变白并呈薄纸状,严重的如开水烫过样,很快腐烂。生长点受冻,顶芽会停止生长,或变色,或呈水浸状溃疡而死。枝茎受冻,初期变为紫红色,严重的变黑枯死。根系受冻,轻的停止生长或变黄,重者变黑枯烂。
2、发病原因
生长中的蔬菜,遇到突发或持续长时间低于0℃以下的环境温度,植株体内水分就会结冰,从而伤及或致死功能组织。
一段时间内,0℃以下环境温度持续时间越长或降温幅度越大,蔬菜受害越重。0℃以下环境温度来临前,若气温持续多天缓慢下降,蔬菜的抗冻性会有所提高,冻害的损失会减轻。生长中的蔬菜若遇气温突然降至0℃以下,就会发生严重冻害,许多蔬菜会整株冻死。
蔬菜受冻后,如气温回升缓慢,加上阴天无风或有小风则受害较轻;反之则加重受害。蔬菜不同生长时期耐寒性也有差异:生殖生长阶段易发生冻害,幼苗受冻重于成株。晚秋、冬季和早春是蔬菜最易发生冻害的时期,通风口、边行、棚膜附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等处的蔬菜易受冻害。
3、防治方法
①冻害发生后,能收获的蔬菜要抢时收获上市。
②对冻死的蔬菜,要及时拔除。
③受冻轻的蔬菜,及时摘除受冻的叶、枝、花、果等。
④受害轻的蔬菜,还可叶面喷施0.5%-1%葡萄糖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蔬菜恢复生长。
⑤蔬菜受冻后不可急着提温,而应先用温水全棚喷洒,因为喷水能增加棚内空气湿度,稳定棚温,抑制蔬菜受冻组织水分蒸发,利于植株恢复。注意植株受冷后喷温水的量要稍大一些以每亩棚喷5~6喷雾器为宜。所喷温水的温度以20℃为宜,水温千万不能过高,若水温太高的话只有加速受冻组织死亡。
⑥对于因棚顶覆膜损坏造成设施蔬菜植株冷害或轻微冻害的,可以采取及时修补薄膜、增加覆膜、加盖草帘等办法保温增温。
⑦寒冷天气要加强增温少通风,早上晚点通风,下午稍提早盖草帘,使温室内积蓄较多热量。
⑧设施蔬菜受冻后,每亩可用45%百菌清烟剂-克或10%腐霉利烟剂-克,于傍晚密闭棚室熏蒸6~12小时,对灰霉病等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⑨特别注意蔬菜冻后缓慢升温,日出后用草帘间隔覆盖遮光,使蔬菜生理机能缓慢恢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采取弱光恢复1-2天,以免迅速升温蔬菜水分吸收不上,造成急性枯萎。
⑩喷施植物抗冻剂,避免蔬菜发生冻害。
二、高温障碍
1、病害特征
高温日晒天气不仅不利于多种蔬菜的生长发育,还容易诱发病毒病等各种病虫害,强烈的日晒还会灼伤叶片,最终导致蔬菜品质降低,产量大幅下降。
2、发病原因
当温度高于适宜蔬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即超过蔬菜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时,就会发生热害,即常说的高温障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耐热抗病品种。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耐热蔬菜品种。
②改进栽培管理方式。
合理密植,使茎叶相互遮阴;与高杆作物间作,利用高秆作物为蔬菜遮阴。越夏西红柿整枝时,在最上层果穗上留2-3片叶,以遮光防晒;瓜类作物结瓜后,可用草在上边盖、下边垫,防止出现日灼和烂瓜。③以井水降温。
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害。中午“热阵雨”过后,及时用井水串灌降温,可以改善菜田土壤空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防止蔬菜死苗。
④根外追肥。
用磷酸二氢钾溶液、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浸出液连续多次进行喷施,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够补充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水分及营养,但喷酒时必须适当降低喷洒浓度,增加用水量。
⑤人工遮阴。
在菜地上搭建简易遮阴棚,上面用树枝或作物秸秆覆盖,遮成稀疏的花棚,可使气温下降3~4℃。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夏秋季节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效果可达4-6℃,并能防止暴雨为害蔬菜。
三、蔬菜沤根
1、病害特征
幼苗生长很是缓慢,根上主根、须根都不发新根,根外皮呈锈褐色缓慢腐烂,茎叶生长受抑,病株白天打蔫,持续较长时间后干枯而死,病苗根易拔出。
2、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低温长期较低和土壤湿度大。早春苗期遇雨雪天气多、苗床温度长期上不来,湿度大;定植后阴雨天多,气温持续偏低,浇水量大,或地势低洼,土壤板结。苗期低温高湿、弱光是造成沤根的主要原因。
3、防治方法
①防治苗期沤根。
前期做好保温,防止冷风和低温侵袭管理上草苫要晚揭早盖,出齐苗以后及时通风换气,以降低苗床湿度,促芹菜苗生长健壮,并进行炼苗,提高对低温适应能力。若苗床湿度大可撒草木灰降湿,遇有冰冻雨雪天气,覆盖要加厚,必要时加盖薄膜防雨,尽量改善见光排湿条件。
②出现沤根后设法降湿提温,尤其是地温。
雨水多的地区提倡实行深沟高畦种植,不仅有利于大雨过后的排水,还可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下茬播种前把土壤暴晒,并深翻晒透的土壤。
④芹菜生长期出现沤根,浇小水。
把浇水时间安排在上午9时,结合中耕松土,提高透气性。也可用好力扑水溶肥平衡型配成倍液或甲壳素倍液浇施。
四、白菜烧心病
1、病害特征
白菜烧心病主要在包心期和贮蔵期发生,发病时边缘干枯,向内巻、生长受到抑制,包心不紧实;结球初期球叶边缘呈水渍状,后变黄色半透明至黄褐色焦枯,向内卷曲,结球后期发病株外表未见异常,剖视其内部3-4层球叶可见其黄化,叶脉呈暗褐色,叶内干纸状、叶片组织水渍状,具有发黏的汁液,但不出现软腐,也不发臭,反而有一定的韧性。病健组织间具有明晰的界线。
2、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缺少水溶性钙、有效性锰等养分引起的。
一是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滲透力,使植株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钙素。
二是天气过热,蒸腾作用过强,根系吸收水分及养分能力下降,引起缺钙或天气干燥,土表盐分累积,根区盐分浓度增大,使钙的比例减少,或水分过多,钙又被淋溶出根区,而产生缺钙。
三是典型的钙质土,有效锰的含量低。
3、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
增施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减少化肥用量,免使用污水灌溉,从而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②科学灌溉。
应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不干不涝,每次浇水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天气干燥时可采用“跑马水”灌溉,雨后及时排出积水。
③合理施用化肥。
调整氮肥与磷肥的比例,增施钙肥如过磷酸钙、硝酸钙和氯化钙,以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钙的含量。
④根外追肥。
从莲座期开始喷0.7%氯化钙或0.7%硫酸锰溶液,共喷3~5次。在包心期向心叶撒施含16%硝酸钙和0.5%硼的颗粒剂,或喷酒0.7%硫酸锰,每平米用75千克。
⑤降温处理。
气温高时,包心期开始折外叶覆盖叶球,减少白天过量的蒸腾作用;夜间沟灌“跑马水”提供足够水分,保证根系正常吸收养分及体内养分的正常运转。
五、芹菜烂心病
1、病害特征
芹菜烂心也是一种生理病害。开始是心叶的叶脉间变成褐色,以后因为周围细胞死亡而变成黑褐色,所以又称黑心病。
多发生在芹菜8-12叶期。初发病时短缩茎中央的心叶叶缘出现褪绿斑,很快变成褐色,整个心叶凋萎、桔焦而死亡。向短缩茎扩展,病部变黑呈干腐状。
发病轻的短缩茎四周仍可生出略向外展的叶片。湿度大时,腐生细菌侵入,致心叶变黑褐色湿腐状,短缩茎中央褐腐,全株萎蔫倒伏或枯死。
2、发病原因
芹菜体内的硼素、钙素缺乏是引发该病的基本原因。正常时,芹菜外叶叶柄含钙量是其干质量的1.3%-2%。
在芹菜、西芹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钙,而且要求钙素能在芹菜体内均匀分布,尤其是短缩茎中央叶片的生长点含钙量不能过低。
此外,即使土壤中不缺钙,有些因素也可影响芹菜对钙的吸收利用,造成心叶细胞生理紊乱而诱发该病。
3、防治方法
①从栽培管理入手,采取测土施肥,防止土壤中盐类浓度过高,均匀浇水,创造适宜芹菜、西芹生长的土壤及温湿度环境
②缺钙时叶面喷洒0.5%氯化钙或硝酸钙2-3次。缺硼叶面喷洒0.2%-0.3%硼砂或硼酸加0.3%生石灰2~3次。
六、芹菜茎开裂
1、病害特征
茎和茎基部出现裂缝,呈直或波状爆裂,植株外叶易黄化,不仅影响品质,而且病菌也易趁机侵入,引起腐烂。
2、发病原因
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有低温干旱等气象条件,使植株表皮角质化,这时遇高温、降雨或浇大水,芹菜细胞迅速膨大,表皮不能适应而开裂。二是缺硼易导致茎裂。
3、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止施用氮肥过多。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抗旱能力。加强水肥管理,雨后及时排水,浇水须小水勤浇,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不要忽干忽湿和大水漫灌。
②连年种植芹菜的地块,需诊断土壤中氮、磷、钾和硼肥含量。如已缺硼,可在配方施肥时,每亩施入硼砂0.8千克,以充硼肥,但不可过量。
③芹菜生长期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隔5-7天后再喷次。
④夏季栽培需防高温,有条件的提倡使用遮阳网,降低高温对芹菜、西芹的为害。
七、芹菜缺素症
1.病害特征
①缺氮。自下部叶变白色至黄色,生长差。
②缺磷。自下部叶开始变黄,但嫩叶的叶色与缺氮症相比,显得浓些。
③缺钾。在下部叶片发黄的同时,叶脉间产生褐色斑块,这种症状逐渐向上部叶扩展,生长变差。
④缺钙。生长点生长发育受阻,中心幼叶枯死,且附近新叶的顶叶脉间产生白色至褐色斑点,斑点相互融合扩大呈叶缘枯死状,最后幼嫩组织变黑,又称心腐病。
⑤缺铁。无土栽培的芹菜易发生缺铁症。幼叶上先是脉间黄化,严重时叶色变白。
⑥缺硫。整株呈淡绿色,但嫩叶显示特别的淡绿色。
⑦缺镁。沿叶脉两侧出现黄化,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扩展。
⑧缺硼。芹菜对硼的吸收受阻碍时,常产生茎裂,茎裂大部分生在外叶上,主要在叶内侧的一部分表皮开裂。心叶发育时出现缺硼,心叶的内侧组织变成褐色并发生龟裂,生长差。
⑨缺锰。叶缘部的叶脉间出现淡绿色至黄白色。
芹菜缺硼
2、发病原因
①缺氮。新开辟的菜田或土壤有机质少,供氮能力不足的地块种植生长速度快的芹菜,易发生缺氮病。
②缺磷。一是土壤供磷不足,经测定土壤pH值6.5-7时,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土壤有效磷均不足。二是低温可减少芹菜对磷的吸收。
③缺钾。芹菜在生长发育的前期以吸收氮、磷为主,进入生长发育的中后期转变为吸收氮、钾为主,红黄土壤易发生缺钾。芹菜吸收的钾比氮高2倍,生产上连作的芹菜田也易发生缺钾。
④缺钙。芹菜缺钙是由于土壤酸化引起的,尤其是老龄保护地很易发生缺钙症。
⑤缺铁。以土壤为基质的保护地条件下不易出现缺铁,但有时因土壤锰过剩可诱发缺铁症的出现。
⑥缺硫。在棚室保护地栽培芹菜时长期连续施用无硫酸根的肥料时易发生缺硫症。
⑦缺镁。保护地的土壤出现铵态氮积累时,易引起对镁的吸收障碍,出现缺镁症,生产上钾肥过多时也易造成缺镁。
⑧缺硼。芹菜长心叶时需要大量的硼,如果硼素供给不足,就会造成缺硼。
⑨缺锰。碱性、石灰性、砂质酸性土壤上易发生缺锰症。土壤中铁、铜、锌等离子含量过高也会诱发缺锰。
3、防治方法
每生产千克芹菜需要吸收氮7.3千克、磷2.7千克、钾16千克、钙6千克、镁3.2千克,据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生产上实际施肥量,尤其是氮、磷肥的施用量要比实际需肥量高出2-3倍,即表明芹菜是吸肥能力低、耐肥力较高的作物,它要在较高土壤浓度状态下,才能够大量吸收肥料,施肥量不足,不仅影响芹菜正常生长发育,且品质也不好。
适于芹菜叶片生长的氮素浓度是毫克千克,土壤有效磷含量以毫克/千克为宜,钾浓度为毫克/千克,尤其是生长后期需钾量很大。
生产上施肥时育苗肥在营养土中加入2%-3%的过磷酸钙,出苗后30天酌情追1次低浓度氮肥,每畦追施硫酸铵0.2千克或腐熟的稀人粪尿。
基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对缺硼的地块施入硼砂1-2千克。
追肥提苗期于缓苗时每亩随水追施硫酸铵10千克,或腐熟人粪尿千克。当新叶大部分展出直至收获前旺长期需肥量大,每次每亩追施尿素8千克或硫酸铵18千克、硫酸钾13千克。
半个月后芹菜进入旺长期进行第2次追肥,再过15天进行第3次追肥,肥料种类用量同第1次。土壤中氮、钾浓度过高会影响硼、钙的吸收,造成芹菜心叶幼嫩组织变褐或出现干边,生产上浇水不足、土壤干旱或地温低时更为严重,因此要控制氮肥、钾肥用量,增加硼肥和钙肥的施用,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温过低。
发现茎裂等缺硼症状时,叶面喷施0.5%的硼砂水溶液。生产上出现心腐病时叶面喷施0.3%-0.5%硝酸钙或氯化钙水溶液。此外还可喷施天达壮苗灵倍液,增产显著。
八、花椰菜缺钙症
1、病害特征
花椰菜缺钙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易发生,常发生在花球形成初期,心叶皱缩,在叶片边缘及小叶出现干边,病斑呈灰褐色,影响植株生长,花球产量及品质。
2、发生原因
新叶卷曲、皱缩,一般是由植株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因钙在植株内较难移动,不易被重复利用,所以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幼茎、幼叶和果实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地温较低造成根系受损,植株营养吸收障碍,导致钙元素缺乏。
3、防治方法
注意钙元素的补充,基肥多施有机肥,增施钙肥;症状发生后,及时补充钙肥,叶面喷施0.2%~0.3%氯化钙或钙宝溶液,同时注意补充硼肥,以促进钙吸收。
不要过多施用化学肥料,注意根系养护,增强植株吸收能力。可选用糖醇钙配合甲壳素随水冲施,以补钙养根。
关于叶类蔬菜的栽培技术,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要是觉得文章对你们有用就把它收藏起来,或者分享给朋友,谢谢。
要想了解更多有关农业方面(农技、土肥、植保等)知识和农业方面见闻思考,请继续